-日系便利店巨头之三:罗森的前后车轮理论-
罗森,日本便利店的三大巨头之一。1996年2月进入中国市场,前期一直以日方管理为主,2002年,改换中国经营团队。虽然罗森的品牌、产品各方面都做得很好,但是在华扩店速度却非常缓慢,长期处于温吞式增长状态。
一直到2015年,罗森才以大加盟制开启快速扩张的步伐,显露坡度向上的曲线式增长。
罗森高管在分享罗森发展的经验时,提出过便利店发展要遵循“自行车前后车轮”的理论。前轮包括网站维护能力、市场营销能力、公关能力和供应商拓展能力;后轮是商品的策划能力、门口日常管理运营能力和内部精细化管理能力、系统能力。
这两年,罗森不仅换了招牌(看板的颜色变化)、将90%的店铺重装(10%的店铺因为合约到期等不能继续),还从5个方面恢复各方信赖,即消费者、供应商、加盟商、员工和投资方。从进入中国以来,罗森的主要市场一直就是上海,全国布局缓慢。一直到2015年,罗森提出了在华东地区实现“千店计划”的目标,先后进驻杭州、江阴、宁波、无锡、镇江、苏州、嘉兴等等上海周边城市开店。罗森的战略是根据中国地区的特点,丰富了加盟的方式方法,有员工加盟、有外委托、有内委托,还有大加盟、附属加盟等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进行拓展。基于合作伙伴的能力和当地市场的表现以及拓展市场的需求,罗森大加盟制度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区域有些许差异。通过这样的模式,罗森进行不断创新,才有了店铺的高速成长。2016年,罗森与武汉中百集团签署合作协议,成为了罗森特许区域加盟。按计划,中百将以“直营+加盟”的形式在3年内至少开出500家“中百-罗森”的便利店,其中90%为加盟店。目前,中百罗森已经开了近百家店。平均日销都有了很大的提升。今年4月19日,罗森与张家港百信超市共同宣布:计划未来两到三年内,双方拓展30多家百信罗森合作门店。这也意味着罗森便利的渠道拓展下沉至县级城市。近期,罗森与北京超市发成为合作伙伴,双方将采用单店加盟模式进行合作,未来每年将以不少于10家的速度布局。“超市发罗森”便利店将完全实施罗森的经营模式,24小时营业,店铺的设计、商品、设备都由罗森指定,超市发的人员负责店铺的日常经营。
罗森的目标,截至2025年,在全国范围内希望达到万店规模。做好了前轮,后轮也不能忽略。标准化、可视化和预知化这三个关键点一定要到位,否则店铺数的增长只会让管理层手忙脚乱。以预知化举例,2013年为止,在上海,罗森新店的选址以办公楼为主,但同一时间品牌也预见到办公楼的入住率即将有所下降,所以罗森从很早就开始在着手社区店的拓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