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零售丨从商业的几条底层算法,来看消费品行业的中国特色
来源: | 作者:yqb0c1b0b76 | 发布时间: 2084天前 | 506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这篇通过商业的几条底层算法,说说为什么很多中国制造在美国卖得更便宜。

为何人均GDP近万美元还那么多假冒伪劣,以及实体连锁、阿里、京东、拼多多等的前景。


决定消费品价格的真的不是制造

我以前经常举iPhone配套耳机EarPods的例子。

EarPods,富士康给苹果的交货价是1.6美元,苹果卖226元,这没什么,其他苹果原装配件也卖的很贵。问题是:为什么苹果不选用好一点的耳机?比如找Foster或者捷音特,订购5美元左右的高端货?

苹果的算法是:1.6美元成本的耳机,已经满足了95%的客户需求;采购成本5美元的耳机,只能再多满足2%的挑剔客户。但为了满足这2个挑剔客户,全部标配5美元耳机的话,那意味着苹果为了每2个挑剔的客户,多支付95人X3.4美元=323美元。如果你是苹果的CEO,你会这么做吗?你的董事会或者股东会高兴吗?

多数手机厂商的算法都差不多(早年HTC曾参股并标配过捷音特),自然,那5%对音质非常挑剔的“金耳朵”用户,就形成了另一个小众市场需求,魔声、雅马哈、BOSE、JBL等就想办法要进来。


假如你是魔声耳机的总经理,首先得让那5%的人知道,评估了一下电视杂志等传播渠道,发现早被宝马奥迪、招行平安、雀巢宝洁、格力华为等等买完了,得同样砸钱才行。可是,同样的广告费带来的成交量大不一样,假如某手机品牌广告费摊到每个手机上是100元,那高端耳机就需要每个200元甚至更高。

所以早年的耳机品牌,确实是把两三美元交付的,定在200元(比苹果音质好一点还便宜),七八美元交付的,定在约600元,10多美元交付的,定在1000多元了。因为营销策划、明星代言、传播渠道、销售渠道,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通道都不是免费的,花很多钱却只有很少几个人买,那就只能把零售价定的非常高。

这和商家黑不黑没什么关系,而是商业原本就是如此,换你来也多半只能如此,除非能发现并验证新需求、新渠道或者新模式。


再复杂一点的,比如眼镜、服饰和家具,同样一方面要做传播,唤起客户的信任和兴趣;另一方面也要租赁门店,承担店租、装修和库存折旧、电费、人工,结果每天成交单数很少。而比耳机还糟的是,他们的品类款式规格要多得多,根据“二八原则”,也就少数几款热卖赚钱,而其他款式的研发费用、库存,大多打了水漂。

这些费用都要通过那些成交的毛利收回来。导致同类产品中定价越高的,制造以外的费用的占比就越高。给一线衬衣代工厂批量下单的话,价格大概在25-120元之间,过百元的就已经是极品,零售可以到几千元的那种。钛合金眼镜架几百元一公斤,而非一个;环保材料的家具大概可以按吨或者平米报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