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零售丨中国特色与线上线下零售业的历史进程
来源: | 作者:yqb0c1b0b76 | 发布时间: 2065天前 | 646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产业兴衰是一波一波的。80年代什么都缺,那先砸产能的厂家胜出;90年代生产线多了,那先砸品牌的胜出。


2009年底时我在某个PE机构当临时工,有次隔壁的同事们讨论一个连锁零售的项目,我插了段话,大概意思是:

产业兴衰是一波一波的。80年代什么都缺,那先砸产能的厂家胜出;90年代生产线多了,那先砸品牌的胜出;品牌太多时,渠道就开始割肉了。传播渠道比如央视广告部就大发其财,销售渠道比如苏宁国美,高速增长期正好也是很多地方国有家电企业们正在比拼贷款、GDP和增值税的时候,属于送上门来收割;但到了每个品类只剩三四个玩家时,渠道就没这么多油水了。

当时没有接着往下推理:渠道多了怎么办,是被地主收割吗?好像美欧并没有。然而几年后的走势显然与海外经验和模型完全不同。值此用地指标跨省流转松动、土地管理法和房产税即将修订之际,梳理一下这个话题吧。


1中国的实体零售业确实是被地主收割了

根源在于中国特色的农地保护和开发管制,尤其是2006年“耕地红线”提出以后。不过要搞懂“特色”,首先要大概知道什么是“正常”,否则可以视为对“中国特色”一无所知。

很多人听说过那个段子,麦当劳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地产上市公司,知识储备更多的话,还能讲出那位天才的财务搭档,怎样发明了“用加盟费买下地皮后建店,再租给加盟者经营”的财技创新。确实,连锁快餐,或者连锁商超,毛利率都很薄,所以租金归股东还是归地主,对企业价值和发展潜力,影响巨大。至于资金压力,倒是有加盟费或者供应商账期能帮助缓解。

但是,如果选址买地太难太贵,只能租,那零售商可就太累了。因为实体零售行业整体而言可以看作是业主的打工仔,谁交租或者引流相对少,谁就早晚会被开除。


搜了一下营收500亿美元以上的世界零售巨头们,扣除电商和药店,其中美国7家(沃尔玛接近5000亿美元、COSTCO、Kroger、家得宝、Target、Lowe’s、Albertsons ),德国5家(Schwarz、Aldi、麦德龙、Edeka、Rewe ),法国家乐福和欧尚,英国Tesco,荷兰和澳大利亚各1家,日本两家,分别是佳世客和711的母公司,零售额刚刚过500亿美元。再往下是韩国乐天、苏宁电器和香港屈臣氏,200亿美元左右的营收,只能排到全球四五十位。

这就有趣了。论GDP的话,仅日本就接近法国英国之和,比德国高出3成来,但整个东亚在零售连锁前50强里只有5家,而且5家销售额之和还不如沃尔玛一半。这可不是沃尔玛掌握核心科技,其他人太难模仿。


换句话说,做零售连锁生意的话,投胎在美欧是地主的命,投胎在东亚就是搬砖的命了。


2东亚的农地保护迫使所有人更多的给“地主”搬砖